- A+
摘要:家风不仅关系一人得失、一家荣辱,也关系着党风、政风、民风。
“……在任何场合都不要说出与总理的关系,不要炫耀自己;不谋私利,不搞特殊化。”新中国成立之初,为杜绝故乡亲友向自己谋求官职,周总理专门召集家庭会议,定下了“十条家规”。 在昨天正式开展的《中国共产党人的家风》档案展上,这“十条家规”吸引了不少市民驻足观看。
家风是一个家庭世代相传的风尚和作风,不仅关系一人得失、一家荣辱,也关系着党风、政风、民风。展览以不同历史时期32位优秀共产党人感人的家风故事为主线,通过240余件档案资料,突出体现了共产党人在理想信念、宗旨意识、廉洁自律等方面的先进性,诠释中国共产党人的革命信仰与道德风貌。
展览运用家书、家训、图文、影像多媒体等多种形式,将一代又一代共产党人的优良家风立体而生动地呈现在观众面前。第一部分“老一辈革命家的家风”,展示了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朱德、任弼时、邓小平、陈云、董必武、彭德怀、陈毅、罗荣桓、习仲勋、张闻天、黄克诚、陈赓、徐特立、谢觉哉等17位老一辈革命家以德传家、以学兴家、以俭持家、以严治家、以廉守家的优良家风。
“恋亲不为亲徇私,念旧不为旧谋利,济亲不为亲撑腰。”这是毛泽东的“家风三原则”,对生活有困难的亲友,毛泽东总用自己的稿费给予经济上的帮助,从不搞特殊,从不给国家和地方政府添负担。
“办任何事情都要严格按照制度来”则是陈毅对家人的要求。1950年春,他向前来上海看望自己的父母坦诚提出“约法三章”:“不得随意动用公车”“不要借我这个市长的名义外出办事”“没有特别的事,不要随意外出”。
刘少奇当选国家主席后,有的亲戚要求解决工作、升学和生活困难等问题。1959年国庆节期间,他专门召开了一次家庭会议,严肃指出“不要以为你是国家主席的亲戚就可以搞特殊,靠沾我的光,提高不了你的觉悟。”
习仲勋注意教育孩子从小养成节俭的良好生活习惯,他言传身教,从点滴做起。他经常用“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名言教育孩子,吃饭时掉在桌上的米粒都要捡起来吃掉,一丁点也不浪费。图为1960年6月,习仲勋带领中央国家机关干部到北京郊区红星人民公社和社员一起收割小麦。
习仲勋对子女的教育是慈爱而严格的,他特别注意从小事抓起,培养孩子勤劳勇敢、艰苦朴素的品德,不允许有任何的优越和特殊。孩子的衣服和鞋袜,都是依次“接力”,大孩子穿旧了打上补丁让小的再穿。1962年9月,49岁的习仲勋遭受不白之冤,继而被审查、下放,“文化大革命”中又横遭批斗、关押。这期间习仲勋与家人天各一方。1972年冬,齐心获准带着儿女看望习仲勋。为了记住这难忘的相会,齐心和子女拍了这张纪念照。前排右起:齐桥桥、齐心、习安安,后排右起:习近平、习远平。
革命先烈为了民族的解放、为了新中国的诞生,不惜抛头颅、洒热血,前赴后继,舍生取义。他们写给亲人一封封承载着战乱年代记忆的家书,寄托着对国家和民族的挚爱、对家人的无限思念、对子女的殷切祝福。第二部分“革命先烈的家风”,展示了彭湃、殷夫、冷少农、邓中夏、方志敏、俞秀松、左权、王孝和、李白、秦鸿钧等10位革命先烈坚定信仰、忠于理想、忠于人民、宁死不屈、舍小家顾大家的爱国情操。
从黄埔军校毕业后,冷少农加入中国共产党,在南京建立了中共地下联络站,利用各种关系收集情报。为了消除母亲和家人对他迟迟不回家探亲的误解,他特意给母亲写了一封5000余字的长信,他在信中写道:“母亲,我是把我的孝,移去孝顺大多数痛苦的人类,忠实地去为他们努力。”1932年他在南京雨花台被杀害时,年仅32岁。
焦裕禄的大儿子在看戏时告诉售票员:“焦书记是我爸爸。”没有买票就进场了。焦裕禄得知后,教育儿子不要搞特殊,并拿出钱让他去补票。在“新中国成立以来优秀共产党员的家风”板块,焦裕禄、谷文昌、杨善洲、牛玉儒、钱学森等5位新中国成立以来优秀共产党人艰苦朴素、清白为官、为民奉献的形象展现在观众面前。武警上海总队一支队三大队的年轻战士们正聚拢在讲解员身边认真聆听,教导员严励表示,队伍里的战士们大多都是“95后”,参观这样的主题展览可以让他们了解历史、严格纪律、改善作风,是一次生动直观的主题教育活动。
“家风建设对于改进党风、政风、民风具有重要意义,主题鲜明、视角独特、故事感人。” 市档案局局长周蔚中表示,展览为广大党员干部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将家风建设摆在重要位置,养成廉洁修身、廉洁齐家的良好风尚提供很好的帮助,是“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生动教材。
据策展人介绍,展览得到了中央档案馆以及全国20余家单位支持,中央档案馆提供了20余件珍贵档案,周恩来故居纪念馆等也提供了不少展品,其中大多系首次在上海展出。展览从即日起面于市档案馆外滩馆3楼展厅向广大市民免费开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