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
近日,央视新闻联播的“家风是什么”采访引起社会热议,也引起了教育者的关注。“家风”对孩子的学习和成长有什么影响?记者就这个问题采访了一些老师和教育学者。接受采访的大多数人认为,家风是一种综合的教育力量,它是思想、生活习惯、情感、态度、精神及其他心理因素的综合体。家风对孩子的世界观、人生观、性格特征、道德素养、为人处世及生活习惯等的影响是全方位的。可以说,有什么样的家风,就有什么样的孩子。
《亮剑》是我非常喜欢的电视剧,前前后后至少看了三遍,第一遍看热闹,第二遍看精神,第三遍想问题,每一次看都热血沸腾。在此之前,看原著的书更是看的泪流满面。
其中阐述了一种精神叫“亮剑”精神,这种精神打不败,摧不垮,成为一支部队的灵魂。
而能成为一支能征善战的有灵魂的部队,他的主官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从剧中看,正是有了李云龙这样的主官,才有了这样一支打不垮的部队,才有了这样一群能打仗的士兵,才有了这样的凝聚力,他才是那个魂。
由此延伸,一个学校,一个班级,一个家庭,要想带出好的学生,也需要有这样的魂,需要有凝聚成魂的那个人。
简单的说,有什么样的人,铸造出什么样的风气,有什么样的风气,带出什么样的人。
刚毕业的时候当过两年的班主任,经过两年的观察,我发现,一个班级的发展前景如何,与班主任有着很大的关系。
入学分班的时候,各个班级都是按照成绩的高低平均分配,事先谁也不知道哪个学生什么样子,哪个班级会是什么样子。所以一开始,所有的班级都是一样的。
经过半年或者一年的时间,班级之间的差别就会显现出来。有的班级平平淡淡,有的争强好胜,有的松松散散,有的积极进取,每个班级都带有了自己的个性。
这种班级性格的形成,与班主任有着很大的关系。或者说,班主任表现出什么样的性格,在很大程度上,这个班级也表现出相同或类似的班风。
这不是一种个别现象,而是一种普遍的现象。
很多家长在选择学区房,是冲着什么去的?是冲着学校的名气和教学质量去的,而这些又与学校多年的积淀有关,多年形成的学风,与学校的领头者的教育观念和教育谋划有着很大的关系。
在家庭教育中,这个观点依然成立。
什么样的家风,能带出什么样的孩子。
古代有名门望族之说,一个家族,在一个人的带领下,形成了一定的门风,之后,几代甚至更多的子孙都会受这种门风的影响,慢慢的,家族形成一定的势力和影响,在社会上有了声望。
直到近代还有不少这样的大家庭。
像近代的梁启超家族,我们从中学课本知道他的《少年中国说》,知道“百日维新”,直到我们开始做父母,才知道梁启超的教育更是常人难以望其项背。
他一共有九个女,在他的培养下,各有所成,有建筑专家梁思成,考古学家梁思永,火箭专家梁思礼,还有诗词研究专家、图书馆学专家、金融专家等等。一个家庭,要培养出一个有较大成就的人已属不易,九个孩子个个成才那就难上加难。
我曾经翻过梁启超的教育理念,他的思想受过祖父和父亲的影响,但他才是那个家庭教育的集大成者。
正是他的言传身教,他的通达的教育理念,让孩子们感受到榜样的力量,也在他的指导下不断修正前进道路上出现的一些问题。
他的家庭教育与他的其他方面的成就相比,毫不逊色。
现代家庭,家族观念得到弱化,在家庭教育中,父母对孩子的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
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大部分的家长都有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观念,教育孩子越来越成为家长的头等大事。
尽管心情都是一样的,但教育出来的孩子还是千差万别。
有的家长没花多少精力,孩子照样成才;有的家长倾尽一生,还是没有教育成功。
这纵然有多方面的原因,但其中家风占了很大的因素。
现在所说的家风,与传统的几代形成的家风已有不同的概念。
现在更多的与父母所营造出来的家庭氛围有关,换句话说,父母是什么样子,教育出来的孩子也具有相同或类似的品性。
家长是一个得多且过的人,孩子一般不会具有很强的竞争意识和进取意识;家长是一个积极乐观的人,孩子一般也会具有积极乐观的态度;家长是一个斤斤计较、睚眦必报的人,孩子很难有一个宽广的胸怀;
家长是一个宽容大度的人,孩子的心胸也不会窄到哪里去;……
我最讨厌家长说的一句话是:我这辈子就这样了,一切就靠你了,你必修给我怎样怎样。
从小就对孩子说这样的话,你凭什么指望孩子比你强?
我特别欣赏李云龙的一种做法:老子要求你冲锋陷阵,我自己也时刻在冲锋。
家长自己营造了一种什么样的家庭氛围,形成什么样的家风,是每时每刻看在孩子眼里,记在孩子心里的,靠说教去改变,恐怕很难。
还是那句话,希望孩子怎样,自己首先怎样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