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家风:胡适的家风故事

  • A+
所属分类:家风文化

胡适是近代史上颇具影响力的思想家、教育家。

他将中国的家训文化和西方的现代精神结合成独到的家庭教育观,治学思维中的“大胆假设,小心求证”对学界影响极大。

得益于家庭教育的他,学术成就硕果累累,但在对自家儿女的教育传承上,他也有凡人的苦恼与无奈。

“爱而有度,严而有格”,母亲对他的深远影响下,胡适又是以怎样的态度对待儿女教育的?

后辈学着知识学着做人,长辈何尝不是在学着为人父母,胡适也在不断学着做好父亲。

 

爱而有度,严而有格

胡适的故乡“徽州”正是朱熹祖籍“新安”,素有“朱子阙里”、“东方耶鲁”之称。《朱子家训》几乎成为当时子弟教育的共同取向。

 

胡适的父亲胡传是一位深受宋学影响的儒生,他的家庭便是一个理学门户。

 

胡适的母亲冯顺弟也是传统道德的承传者和示范者,可以说传统文化是胡适家庭教育观的重要来源。

胡适三岁多就被安排进学堂,教材是父亲胡传编写的《学为人诗》。这是胡传的哲学伦理思想,他给儿子树立了终身为人的准绳,要儿子成为一个有所作为的君子。

 

胡传又编写了《原学》,开头两句便是“天地氤氲,万物化生”,是两宋理学自然主义宇宙观的话头。

 

在这思想的熏染中,日后胡适选择哲学作为第一职业有很大关系。

 

胡传去世时胡适还不到四岁,在给妻子的遗嘱上不忘关照,“糜儿天资颇聪明,应该令他读书”。

 

冯顺弟的心中也一直怀揣着这份信念,不惜成本,让孩子接受好的教育。

 

学堂的学费每年两块大洋,为了让先生多加照顾,冯顺弟给了六块,而且逐年增加,最后一年加到了十二块。

 

因为先生的多家照顾,即便年纪小,胡适的功课也丝毫不比别人差。

 

冯顺弟甚至向别人借了八十块大洋给儿子买了一部图书集成,正是这样的“学养”,为胡适打下了坚实深厚的国学基础。

 

胡适在《我的母亲》是这样形容的:

“她每天催我早起、早学,要我学父亲做一个完全的人;她从不在别人面前骂我一句,打我一下,在我犯错时,无论怎样重罚,母亲总不许我哭出声来,她教训儿子不是借此出气叫别人听的...”

 

冯顺弟既是严父又是慈母,严格的同时不忘给孩子尊重。

“前世不曾修,出世道徽州,养到十二岁,爷娘把外丢。”是徽州世代相传的俗语。

胡适十二岁离家求学之际,冯顺弟硬起心肠,装出高兴的样子,不曾掉一滴眼泪。

哪个母亲不想把孩子留在身边,“爱而有度”不仅是不溺爱孩子,也是一种割舍,不因为自己的情感阻碍到孩子的前程。

胡适出国留学的几年里,冯顺弟日益病重,却从未告诉儿子。她私下里请人来家里拍了张照片,然后保存起来,跟家里的人说:

“吾病若不起,慎勿告吾儿,当仍请人按月作家书,如吾在时。俟吾儿学成归国,乃以此影与之。吾儿见此影,如见我矣。”

正是如此深情鞭策,爱而有度,严而有格的开明教育下,中国才多了一个享誉世界的变革大师。

 

为人父者 用心良苦

胡适作为一个教育家,他所秉承的教育态度和曾受过的家庭教育密不可分。

在家庭教育中,胡适虽然倡导“独立、合群、重学”,但自身也有不懂得如何爱孩子的嫌疑。1929年,胡适给胡祖望写信,希望锻炼他过独立、合群、用功读书的生活,其中说:“功课及格,那算什么?在一班要赶在一班最高一排,在一校要赶在一校最高一排。功课要考最优等,品行要列最优等,做人要做最上等的人,这才是有志气的孩子。”这时,胡祖望十岁,离开父母,独自在外上学,父亲如此高的期望,恐怕只会感到“压力山大”。次年,胡适即大失所望,接到学校发来的“成绩欠佳”的报告单,怒道:“你的成绩有八个‘4’,这是最坏的成绩。你不觉得可耻吗?你自己看看这表。”

 

最终,胡祖望虽然上过大学,但远未达到胡适对他的期望;胡思杜读了两所大学都未能毕业,却染上了不少坏习气。晚年,胡适对秘书说:“娶太太,一定要受过高等教育的;受了高等教育的太太,就是别的方面有缺点,但对子女一定会好好管理教养的。母亲有耐心,孩子没有教不好的;孩子教不好,那是做母亲的没有耐心的关系。”可谓沉痛之语,意味深长。

可惜胡适公务繁忙,无暇照顾、管教孩子。给儿子的家书中,他是严父形象,儿子胡祖望考试分数不理想时,胡适也会急躁失去耐心。

 

像胡适自己说的,什么都可以容忍,就是不能容忍愚蠢。这可能是才华横溢的学士都有的通病。

 

胡适意识到儿子的不成器,自己有很大的责任,他回忆自己的父母的教育真谛,对儿子的态度因此有了很大的改变。

 

他越来越明白宽容的重要性,对于孩子的成长,鼓励比批评更重要。

 

后来胡祖望到了美国进了胡适的母校康奈尔大学,“儿子能照管自己,比我出洋时高明多了”,胡适给江冬秀写信说。

 

胡适写给妻子孩子的家书中的语言和语气,都足以让我们对亲子关系的关系展开思考。

 

子女教育传承,即使是名仕,亦有苦恼。但是胡适毕竟是胡适,他懂得反思。

 

胡适和妻子江冬秀育有三个子女,女儿五岁时夭折,长子胡祖望、小儿子胡思杜围绕在江冬秀身边,胡适忙于公务,无暇顾及。江冬秀虽然出身官宦之家,但仅读了几年私塾,又酷爱打牌,对于孩子的管教,少投入精力,多有责怪,不甚得法。

 

在给江冬秀的信中,胡适亦自我反省道:“我真有点不配做老子。平时不同他们亲热,只晓得责怪他们功课不好,习气不好。祖望你交给我,不要骂他,要同他做朋友。”

 

发表评论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